暮春的金陵城飘着柳絮,醉仙楼三楼的雅间里,贺兰亭正捏着一枚青瓷酒杯把玩。
杯底印着“内府供奉”的朱砂款,是宫里赏给谢家的御赐之物,而今却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指间流转。
珠帘被粗暴地掀开,谢家二小姐谢道翎带着两个丫鬟闯了进来,缃色罗裙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。
“谁准你动这杯子的?”谢道翎的声音像淬了冰,腕间的金镶玉镯撞在门框上发出清脆的声响,“这可是韦大师亲制的''''雨过天青'''',弄碎了把你贺兰家祖坟刨了都赔不起。”
她身后捧着琴的丫鬟撇着嘴补充:“小姐上个月刚用这副杯子在赏花宴上得了王妃称赞。”
贺兰亭不紧不慢地斟满酒,琥珀色的液体沿着杯壁那道细不可察的裂纹缓缓下淌。
“二小姐来得正好,”他抬眼一笑,“这杯子方才自己裂了道纹,我倒想请教——是谢家收了次品,还是宫里有人以次充好?”
谢道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。
她最引以为傲的,就是谢氏“三百年清贵”的门楣,和府中那些价值连城的藏品。
她夺过杯子,指尖在那道裂纹上反复摩挲,忽然发现裂纹正卡在落款“韦”字上,生生将大师的名讳断成两截。
“你懂什么!这是汝窑...”她的声音戛然而止。
贺兰亭从袖中摸出半块瓷片,上面残留的釉色与眼前的杯子如出一辙。
“今早碎瓷市捡的,”他轻描淡写地说,“听说有人当垃圾扔的。”
谢道翎的贴身丫鬟倒吸一口冷气——那瓷片上赫然是另外半截“雨过天青”的底款。
雅间外的走廊上,几个路过的盐商停住了脚步。
谢家御赐瓷器有假的消息,很快就会传遍整个金陵城。
“污蔑!”谢道翎气得声音发颤,突然指向墙角的焦尾琴,“那你可敢比试?就比《广陵散》!”这是她最得意的手笔,去年百花宴上一曲惊四座,连南司乐都称赞她“得嵇康三昧”。
琴案摆开时,贺兰亭却从怀中掏出一支黑黢黢的铁笛。
“就这?”谢家小姐嗤之以鼻,“市井乞儿玩的把戏...”
笛声乍起。
不是清越高亢的宫调,而是带着塞外风沙的呜咽。
七个音孔里溢出的不是旋律,是金戈铁马踏碎城门的杀伐之音。
窗棂上的灰尘簌簌落下,楼下的马厩里传来战马不安的嘶鸣。
谢道翎的《广陵散》才弹到“刺韩”段,琴弦突然“铮”地崩断。
“嵇康临刑前弹的可不是这个调。”贺兰亭吹完最后一个破音。
谢道翎的脸色由白转青,终于撕下了矜持的面具。
“给我打!”她尖声叫道。
屏风后闪出四个带刀护卫,钢刀上刻着“谢府”二字——这是江南世家蓄养私兵的铁证。
贺兰亭不慌不忙地掀开衣摆,腰间悬着的不是玉佩,而是一块黑黢黢的铁牌。
“天工”二字让为首的护卫膝盖一软,差点跪倒在地。
“认识这个吗?”贺兰亭把铁牌往桌上一拍,“你们谢家老太爷去年求了三个月,就想请''''天工院''''的匠师看看祠堂大梁——”他脚尖碾过地上泛着蓝光的琴弦,“现在看来,那梁柱里长的,和这玩意儿是同一种。”
谢道翎的脸色由白转青,她猛地一拍案几,震得案上茶盏“哐当”作响。
“给我打!”这一声尖利刺耳,全无半点大家闺秀的仪态,活像个市井泼妇。
四个彪形大汉应声从屏风后闪出,钢刀出鞘的铮鸣声在雅间内回荡。
这些护卫个个膀大腰圆,腰间系着绣有谢家徽记的锦带,刀鞘上明晃晃刻着“谢府”二字。
为首的那名疤面汉子狞笑着上前一步,刀尖直指贺兰亭咽喉:“小子,敢在谢家地盘撒野,活腻歪了?”
楼下的食客们早被这番动静惊动,纷纷仰头张望。
有人认出了这些护卫的来历,小声嘀咕道:“这不是谢家养的''''铁卫''''吗?听说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亡命之徒......”
贺兰亭却不慌不忙,反倒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襟。
他的手指在腰间轻轻一挑,衣摆掀起一角,露出块毫不起眼的黑铁牌。
那铁牌不过巴掌大小,表面粗糙得像是刚从熔炉里取出来的一般,唯独正中阴刻的“天工”二字,在阳光下泛着幽暗的冷光。
“咚”的一声闷响,为首的疤面护卫突然单膝跪地,手中钢刀“咣当”掉在地上。
他的眼睛瞪得老大,额头上瞬间沁出豆大的汗珠,活像是见了鬼一般。
“大...大当家......”他哆嗦着嘴唇,竟用上了绿林黑话,“这...这是......”
另外三名护卫还未反应过来,其中一人还大声呵斥:“老赵,你抽什么风?”可当他看清那块铁牌时,整个人也跟被雷劈了似的僵在原地。
雅间内霎时静得落针可闻。
谢道翎不明就里,气得直跺脚:“你们这群废物在干什么?还不快......”
“谢二小姐,”贺兰亭不急不缓地开口,手指轻轻摩挲着铁牌边缘,“你可知道,去年冬月,谢阁老为何亲自带着厚礼去天工院拜访?”
谢道翎一愣,这事她还真有印象。记得祖父那日天不亮就出了门,回来时脸色难看得很。
当时她还好奇地问过,却被父亲厉声喝止。
贺兰亭冷笑一声,将铁牌“啪”地拍在案几上。
那看似随意的动作,却让整张紫檀木案几“吱呀”一声,裂开数道细纹。
“那是因为你们谢家祠堂的主梁,”他的脚尖碾过地上那根泛着蓝光的琴弦,发出令人牙酸的“咯吱”声,“长了和这一模一样的东西。”
窗外的阳光突然暗了下来,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遮蔽。
谢道翎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,后背抵上了冰凉的墙壁。
她突然想起,上个月祭祖时,祠堂里确实飘着一股奇怪的霉味,当时她还以为是江南雨季的缘故......
“不可能!”她强撑着最后的骄傲,“我谢家祠堂用的是三百年的金丝楠,怎会......”
“金丝楠?“贺兰亭突然打断她,从袖中掏出一块漆黑的木屑,“那你可认得这个?”
那木屑不过指甲盖大小,却让谢道翎瞬间失了血色。
她太熟悉这木头上独特的纹理了——这是谢家祖传的“龙纹金丝楠”,据说天下仅存三根,一根在皇宫,一根在相国寺,最后一根就在谢家祠堂!
贺兰亭两指一搓,木屑竟“嗤”地燃起幽蓝色的火苗。
“星陨阁的''''蚀木菌'''',专蛀百年古木。”他随手将燃烧的木屑丢在地上,“你们谢家的金丝楠,早就被蛀空了芯子。”
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,楼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
有人高喊着“走水了”,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远处谢府方向的上空,隐约飘起一缕蓝烟。
谢道翎这下彻底慌了神,连声音都变了调:“快、快回府看看!”她提着裙子就要往外冲,却被贺兰亭一伸脚拦住了去路。
“不急。”他又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册子,“先看看这个。”
册子封面上赫然写着《谢氏祠堂修缮录》,落款是“天工院监造司”。
翻开第一页,上面用朱笔批注着:“主梁虫蛀严重,疑为星陨阁''''蚀木菌''''所致,建议立即更换。”
谢道翎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。她认得这字迹——这是她祖父的亲笔!
“看来谢阁老早就知情啊。”贺兰亭意味深长地说,“只是不知道,他瞒着全族上下,是为何故?”
这句话像一记闷雷,炸得谢道翎耳中嗡嗡作响。
她突然想起去年冬天,祖父曾在祠堂独自待到三更天,那晚守夜的下人说听见里头传来古怪的“咔咔”声,像是......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啃木头。
贺兰亭俯身拾起地上那把断弦的琴,手指在琴腹内轻轻一刮,带出一缕黏腻的蓝色菌丝。
谢道翎突然明白了什么,双腿一软,差点跪坐在地。
如果连祖传的金丝楠都能被模仿,那谢家引以为傲的那些“传世珍品”......
“看来谢二小姐想明白了。你们谢家的''''雨过天青'''',怕是连韦大师的边都没挨着。”
谢道翎再也支撑不住,直接瘫坐在地。
她那双平日里只会抚琴作画的手,此刻正死死攥着裙角,指节都泛了白。
贺兰亭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谢家二小姐,眼中没有半点怜悯。
他慢悠悠地将铁牌重新系回腰间,又整了整有些凌乱的衣襟,衣袖一甩,大步走出雅间。
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谢家护卫,此刻竟无一人敢拦,反而自动让出一条路来。
楼下看热闹的人群中,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:“那不是''''天工院''''的玄铁令吗?据说持令者可先斩后奏......”
贺兰亭恍若未闻,在经过一株老梅树时,他突然驻足,轻笑着将木牌弹进树下的水井,水花声很快被远处谢府方向的喧闹所淹没。